美國著名量販店好市多Costco從8月27日在上海正式營業(yè)開始便一直話題不斷,一舉一動都受到輿論極大關注,茅臺遭瘋搶、停車三小時,結賬兩小時、開業(yè)半天即停業(yè)等不斷登上熱搜榜,引發(fā)網友熱議。然而風頭正勁的Costco這兩天卻被曝出會員排隊退卡,讓無數(shù)網友為之疑惑。
輿情發(fā)展趨勢:
關于Costco開業(yè)的熱度主要集中在8月27日—8月28日,27日,Costco正式營業(yè),@新浪新聞 @每日經濟新聞 @新浪財經 等媒體大V接連報道#上海Costco開業(yè)半天停業(yè)#大量顧客蜂擁而入,同時車輛排隊耗時提示亦逾3小時,僅開業(yè)半日便被迫暫停營業(yè)。推動輿論熱度不斷攀升。28日,相關話題#Costco首日茅臺愛馬仕被搶光#、#美媒驚嘆Costco開業(yè)擠爆#、#顧客凌晨4點半排Costco#、#Costco將限流2000人#等話題不斷登上熱搜榜,參與話題討論人數(shù)持續(xù)增加,致使輿情熱度達到巔峰。然而,經過兩天的營業(yè),Costco的購物體驗不斷受到網友吐槽,很多顧客早起排長隊,有人因為難忍高溫中途放棄,想要購物必須辦卡,賣場限流、停車難,優(yōu)惠商品搶不到等問題逐漸暴露出來,于是9月3日開始,退卡潮涌現(xiàn)。
9月3日,@頭條新聞 發(fā)布【Costco來中國大陸的首個周末,茅臺消失眾人排隊退會員卡】、@Vista看天下 發(fā)布【1498元的茅臺沒了,#Costco會員排隊退卡#】等報道,推動輿論熱度到達高潮,從輿情監(jiān)測軟件的分析來看,關于Costco水土不服,吃相難看,網友薅完羊毛就走的議論隨之而來。
輿論傾向:
1、撈一筆就走
沒有了開業(yè)時的優(yōu)惠,停車難,結帳慢,限制人流量,超市位置偏遠,每年還要繳納幾百元的會員費等問題綜合下來,對顧客而言吸引力不足,所以部分網友認為當然是享受完優(yōu)惠就退卡,撈一筆就走。
2、Costco沒做好市場調查
大型零售超商Costco以價格低廉著稱,近幾年,其每年的收益基本上都與會員費的收入大致相等。依靠這種商業(yè)模式,避免了與電子商務和沃爾瑪日益激烈的競爭。有30%的網友認為出現(xiàn)退卡潮說明Costco沒做好市場調查,只是照搬國外的模式,不一定適合中國人的實際需求。國外居住相對分散,而中國人口居住較為密集,多以小區(qū)為主,而小區(qū)附近都有相應的便利店或者超市,沒有必要跑大老遠去購物,Costco的模式與中國人的購物及生活習慣相悖。開業(yè)沒兩天就出現(xiàn)退卡潮說明這種營銷策略并不是放之四海經皆適合,對于中國消費者而言,吸引力不足。
3、價格才是王道
很多搶破頭的東西下架了,或者是調價了,優(yōu)惠力度已經沒有之前那么瘋狂了,擁擠讓人變得不體面了,來回一次算下來的人力成本、時間成本讓很多顧客覺得不劃算了,原本打價格牌的Costco便顯得后繼乏力。部分網友認為,對于Costco所面向的主要顧客群體來說,價格才是王道。
4、Costco吃相難看
經歷周二上海市民“瘋狂”的歡迎后,Costco總市值兩天增加了78億美元,即約560億元人民幣!9月2日,CostcoCFO理查德·加蘭蒂表示計劃在2020年底/2021年初在上海開設第二家Costco門店,希望(第二家門店)能盡快開工建設。
據(jù)媒體報道,來中國大陸三天后,以購物體驗好著稱的Costco就發(fā)生了一些變化,要進入Costco購物,你需要先辦一張299元的會員卡。開業(yè)前三天售價為1498元一瓶的飛天茅臺沒有了,原本售價32.9元的兩瓶裝味全冷藏牛奶,現(xiàn)在也調到了53.9元;水井坊的特價酒賣完了,原本賣919元的五糧液也調價至1069元了——很多搶破頭的東西下架了,或者是調價了,優(yōu)惠力度大打折扣。
一方面是Costco股價大漲,計劃開設第二家店,另一方面是限流、限量、漲價讓不少網友認為Costco吃相難看,賺足了眼球和會員費就開始坐地起價,輿論好評度不斷下降。
(部分文字、圖片來自網絡,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或處理侵權內容。電話:4006770986 負責人:張明)
更多輿情熱點請關注:
新浪微博:@蟻坊軟件 @蟻工廠 @鷹眼輿情觀察室 @鷹眼口碑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