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高公眾的反詐防詐意識,電信詐騙的案件報道與反詐系列宣傳在線上線下都不少見。而境外電信詐騙在近期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幾件涉境外電信詐騙事件疊加拉升網民討論熱度的現(xiàn)象十分明顯,基于此,本文簡要分析了近期涉反詐防詐事件的熱度變化、宣傳情況以及網民對相關熱點事件的輿論反饋。
基本輿論簡況
1、近三個月,全網有關境外電信詐騙的輿情熱度約62萬,特別是在2月中下旬時間段內,討論境外電信詐騙的聲量開始逐漸上漲,輿情最高峰于2月18日出現(xiàn),單日有6.8萬左右的熱度波動。有關輿情主要集中在社交網絡平臺,占比過半。其次為各大新聞客戶端與微信公眾號平臺,視頻平臺輿情量亦有擴散。
2、網絡信息類型組成上,原帖比例達43.7%、轉發(fā)分享占30.2%、評論占26.2%。在走勢圖中可明顯看到關于境外電信詐騙的輿論前期熱度處于相對穩(wěn)定的低位,至2月中下旬開始熱度攀升高位,原帖轉發(fā)及評論皆有較大的增幅,不僅展現(xiàn)廣泛的社會關注,還具備了急切的輿論擴散及網民意見表達的動力沖擊。
在后期顯著拉升的討論強度也直接表現(xiàn)為輿論話題高頻關注主要與后期曝出的幾大典型事件掛鉤,有百萬粉絲網紅疑為詐騙團伙成員、外交部提醒中國公民謹慎前往緬北、柬埔寨警方認定血奴案系編造、地方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等話題。
反詐防詐宣傳情況
通過全網輿情監(jiān)測系統(tǒng)鷹眼速讀網在近三個月對境外電信詐騙相關網絡信息的檢索,反詐防詐宣傳的一些情況如下:
一是境外反詐防詐形成網絡常態(tài)化宣傳模式,熱度維持基本穩(wěn)定。
這類反詐宣傳以各地公安破獲案件由點帶面進行,例如對電詐案件的阻擊、對非法出境滯留境外人員開展集中勸返工作、滯留境外失聯(lián)人員和拒不回國人員的公示、中國公民被騙往緬境外遭敲詐勒索等。此外,關于跨境賭博、電信網絡詐騙的內容展現(xiàn)較高的傳播活力,言情小說《插翅難飛》的一句“這里是緬甸北部,我生長的地方。歡迎來到我的世界,嬌貴的小公主。”在網上爆火,在此基礎上撰寫的“這里是緬甸北部,我販毒、拐賣人口的地方”一文吸引網民關注,文章內容對網民對境外電信詐騙的了解作補充,也得到多個自媒體的加工再擴散。
二是媒體采訪當事人報道,駭人案例突破常規(guī)熱度
2月12日至17日,“江蘇男子被詐騙團伙抽血賣錢致病?!钡氖录蟮酪l(fā)網民關注,據(jù)相關報道,中國江蘇小伙因輕信58同城招工廣告,在柬埔寨被網投圈養(yǎng)“抽血賣錢”,每一個半月被抽3瓶血。“柬埔寨血奴”這一駭人事件迅速引起廣泛討論,幾天時間內當事人回應、知情人解讀、58同城回應、受害者家人發(fā)聲等從各角度展開的媒體報道將話題廣度持續(xù)鋪開,同時段內,“23歲浙江女子柬埔寨失蹤數(shù)日”的報道也加大了網民對柬埔寨相關地區(qū)的熱議。
三是短視頻網紅被曝為詐騙團伙成員刺激熱度持續(xù)
23日,“緬甸網紅李賽高真實身份是緬北詐騙團伙”的消息在網絡流傳,短視頻平臺的活躍境外賬號甚至擁有百萬粉絲的網紅疑為詐騙團伙成員,此種與詐騙的“近距離”引發(fā)網民感嘆、警惕,對緬北地區(qū)的電信詐騙以及短視頻平臺類似賬號的情況討論刺激輿論熱度上升。而在兩天左右的時間內,此事件經歷地方公安的認定、李賽高方的否認,也激起網民對真實情況如何的追問。
熱門事件輿論反饋
1、警惕境外電信詐騙、境外旅游等成熱門表態(tài)
在反詐宣傳的輿論反饋中,血腥殘忍的描述、視頻截圖因突破網民認知更易吸引關注,經由媒體報道、自媒體擴散、網民公開討論的過程,各類信息規(guī)模持續(xù)增加,民間輿論場分享境外相關電信詐騙的信息、扒皮尋求“蛛絲馬跡”的發(fā)帖不在少數(shù),不適、警惕的情緒也擴大。在2月中下旬至3月初,全網有關境外電信詐騙的信息內容也表現(xiàn)為負面為主,警惕電信詐騙、不去柬埔寨、緬北等地區(qū)的言論成為網民熱門表態(tài)。
2、事實迷霧引次生話題發(fā)酵
然而,2月中下旬高發(fā)的涉境外電信詐騙相關的典型案例帶來高度關注后,幾乎都形成了后期輿論場事實層面的迷霧:血奴案被柬埔寨警方認定為編造、李賽高案也仍缺少定性發(fā)聲。一方面,駭人案例與公開討論產生的各類信息“爆料”使得輿論場警惕境外詐騙的強表態(tài)確實建立起來,另一方面,事件結果未明引網民追問、猜測,多篇媒體報道后刪文、李賽高賬號封號又被開發(fā)等這些細節(jié)處滋生對新聞媒體不信任感,地方公安的公信力遭消耗。
3、事件余溫未消,平臺監(jiān)管與“賣視頻”詐騙討論發(fā)酵
在柬埔寨血奴事件與李賽高事件中,涉事平臺58同城與抖音都因對平臺內容的監(jiān)管被網民詬病。近日消息,58同城因違反電子商務法被罰4.8萬,網絡上對58同城信息真實度、企業(yè)責任的負面評價鋪天蓋地而來。抖音、快手平臺活躍的多個海外達人賬號所發(fā)視頻、賬號評論區(qū)、粉絲狀況被網民整理,某賬號的多個粉絲在與其互動后個人頁面皆顯示注銷或停更,引發(fā)網民猜測,質疑短視頻平臺內容監(jiān)管的缺位使這類詐騙有了可乘之機。
(網民討論截圖)
此外,在李賽高事件發(fā)酵后,因一段推測其參與血腥暴力事件的言論廣為流傳,未明信息源的各類視頻截圖散布于網絡,以此為由頭出現(xiàn)販賣血腥暴力視頻的多個賬號,有網友發(fā)聲表示其買視頻被騙。
(部分文字、圖片來自網絡,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或處理侵權內容。電話:4006770986 負責人:張明)